產品product
種植業風險監控
農作物的長勢動態變化與收獲期的產量息息相關,就需要對農作物的全生長過程做到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準確,為客戶提供精細、可靠、高效的農作物信息。風險監控主要包括:作物長勢動態監測、作物長勢抽樣調查、災情信息收集、損失預評估及災害應急監測等。 在公司對客戶授權后,客戶可以直接登陸公司“農保信”系統是了解種植業風險監控信息。
作物長勢動態監測:以固定單位( 15-30d )為周期,結合利用氣象衛星、資源衛星、高分衛星等多種不同時空分辨率的遙感數據和基礎地理信息,定期發布作物長勢、苗情及災害動態等常規信息。
作物長勢抽樣調查:服務區域實施建立作物長勢地面監測體系,固定觀測樣點不少 10 個,固定樣地需進行無人機高光譜、多光譜航測及作物高度、蓋度、土壤商情、苗情長勢、病蟲害等農情地勘工作。
災情信息收集:通過收集氣象部門監測獲取的災害預報信息、客戶的報案信息、運用信息軟件采集的災害信息。
客戶可以運用公司自主研發“農保信”的災情上報系統,及時、快速、定點定位的上報災害情況,包括災害發生時間、災害類型、出險作物、出險地點、拍攝記錄作物損失特征等信息,為雙方詳細掌握、了解災害情況提供基礎數據信息。
![](/upload/image/20200413/20200413174397949794.png)
損失預評估:對作物生長期內發生的災害,基于衛星遙感苗情長勢監測數據、災情氣象監測數據、定期固定樣地苗情抽樣數據、并結報案數據,適時提供服務區域具有空間形狀的地塊級的承保作物災害損失預評估結論。其中,對災后衛星遙感影像數據更新及時,獲取可用數據后,盡量在 20 天內提供災害損失預評結論(分地塊損失程度);如災后衛星遙感數據更新周期長、可用影像數據不完整,需要獲取下一期的影像數據,災害損失結果可在 10-30 天提供;對于毀滅性的災害造成作物絕收的,在 15 天內提供災害損失結果。
災害應急監測:在災害發生后,依據災情損失預評數據,按照災害梯度(暴雨由強到弱,干旱從重度到輕度等)布設災害監測樣帶,樣帶同樣包括固定樣點、流動樣點、固定樣區,作為固定樣帶的補充,以便準確評估災害造成產量損失。